短篇言情 已完结
主角分别是【林溪顾晨】的悬疑故事小说《人间一场烟火,璀璨的爱情》,由知名作家“青青山峰”倾力创作,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本站TXT全本,期待您的阅读!本书共计11148字,更新日期为2025-09-25。在本网【zz6d.com】上目前已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林溪无法想象没有顾晨的人生,就像无法想象心脏停止跳动。3凋零:江南花已凋落,怎堪再斟酌然而,烟火之所以绚烂,也在于它的...
1盛放:人间一场烟火,你曾盛开过梅雨季节的江南古镇,连空气都能拧出水来。
青石板路湿漉漉地反射着昏黄的灯笼光,林溪举着一把素色油纸伞,
为了避让一个奔跑的孩子,伞沿不小心撞上了侧面廊檐下伸出的一根旧灯杆。
“嗑哒”一声轻响,伞骨似乎卡住了。她稍一用力,伞柄竟脱了手,
那伞便晃晃悠悠地挂在了灯杆上,像一朵突然绽放又停滞的墨色花朵。
雨丝立刻沾湿了她的发梢和肩头。她有些窘迫,踮起脚试图去够,却差了一截。“我来吧。
”一个声音自身后传来,温和而清晰。林溪回头,看见一个男人站在廊下,
穿着一件浅灰色的棉麻衬衫,身形颀长。他没打伞,额发也被檐角滴落的雨水微微打湿。
他的眼睛很亮,在氤氲的水汽里,像浸在水中的黑曜石。他没多说什么,只是上前两步,
轻松地抬手,小心地将伞从灯杆上取了下来,递还给她。动作间,带着一股沉静的妥帖。
“谢谢。”林溪接过伞,下意识地将伞往他那边偏了偏,替他遮住了那片飘雨的檐角。
“举手之劳。”他微笑了一下,目光掠过林溪身后背着的画板,“来写生?”“嗯,
可惜雨太大了。”林溪点头,注意到他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页有些卷边的《宋词笺注》。
“雨中的古镇,更有味道。”他看着廊外绵密的雨帘,“烟雨朦胧,才是真江南。”就这样,
一场意外的“事故”,成了邂逅的开端。他叫顾晨,来自北方,是一名建筑设计师,
痴迷于江南的古建筑,此行是来测绘和寻找灵感。林溪是本地人,一名自由插画师,
正为一系列江南主题的文创产品采集素材。雨一时没有停歇的意思。
他们便在这临河的廊檐下并肩站着,躲雨,聊天。从诗词画意聊到飞檐斗拱,
从沈周、文徵明的山水聊到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
顾晨发现林溪对美有着惊人的直觉和细腻的感知,
林溪则惊叹于顾晨能将冷硬的力学结构与温软的人文历史如此巧妙地融合在理解之中。
雨声潺潺,成了他们初遇最动人的背景乐。廊外是灰蒙蒙的天地,
廊下却仿佛自成一方温暖的小世界。直到雨势渐小,顾晨送林溪回寄居的民宿,路不长,
话却怎么也说不完。分别时,顾晨看着林溪,很认真地说:“你的画里,一定有很多故事。
”顿了顿,又道,“明天,如果天晴,我知道有个地方的落日,映着古塔,很好看。
”那一刻,林溪清晰地听到心里有什么东西,“啪”地一声,像种子破土而出。第二天,
天果然放了晴。顾晨带林溪去了那座鲜为人知的废塔,夕阳熔金,
将古塔的残影和他们的身影一起拉得很长,投在茸茸的草地上。林溪支起画板,
顾晨则坐在一旁的石头上,安静地看书,偶尔抬头看她,目光比夕阳更暖。林溪笔下的色彩,
那一天格外浓烈而温暖。顾晨就像一场不期而遇的、最绚烂的烟火,以一种近乎霸道的方式,
照亮了林溪原本平静甚至有些寡淡的天空。他带来的,是生命力的喷薄,是灵魂深处的共振。
他们的相爱,是注定,是干柴烈火。顾晨留在江南的时间一延再延。
顾晨会因为林溪无意间提起小时候吃过的一种梅花糕,就骑着借来的自行车,
穿越大半个城区去寻那家老字号,揣在怀里热烘烘地带回来给她。林溪则会在顾晨生日那天,
包下一个小型放映厅,屏幕上映的不是电影,而是她偷偷搜集、剪辑的,
他们相识以来所有的点滴——顾晨的大笑,顾晨的皱眉,顾晨睡着时孩子气的侧脸。
他们自驾去西北,在无人的沙漠腹地,裹着同一条厚重的毯子相拥,看银河倾泻而下,
流星如雨般划过深邃的天幕。顾晨指着最亮的那一颗,
在林溪耳边低声说:“溪流遇见了星辰,从此地上有了星河。”广袤的天地间,
仿佛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声,震耳欲聋。在江南连绵的雨期,他们挤在古镇老宅的窄小屋檐下,
分享一副耳机,听着同一首缠绵的老歌,雨水顺着青瓦凹槽汇集,滴落成一道晶莹的珠帘。
世界被雨声隔绝,小得只剩下方寸之地,和顾晨身上淡淡的松木清香。
顾晨是林溪命中注定的一场奇遇,是她平凡人生里无法复制的传奇。
顾晨让林溪生命的浓度达到了顶峰,爱得极致、浓烈、毫无保留。
林溪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次心跳都为顾晨而轰鸣。
2刻印:刻一人在心窝爱得越深,痕迹越重。他们不仅是恋人,
更像两个严丝合缝、完美咬合的齿轮,共同转动着名为“生活”的钟表。
林溪和顾晨租下了一个带小院的老房子。顾晨亲手设计改造,保留了斑驳的白墙和木质窗棂,
却巧妙地引入了天光和一整面墙的书架。林溪则在院子里种满了花草,
蔷薇、绣球、还有一株小小的枇杷树。他们的生活细节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顾晨的书桌旁,
一定是林溪的画架。顾晨画着冷硬的直线和比例尺,林溪渲染着温柔的色块和线条。
顾晨的咖啡杯和林溪的茶杯总是并排放在一起,杯柄朝着彼此的方向。
顾晨熟知林溪所有的癖好。知道林溪画画入神时会忘记吃饭,
总会准时送来温热的点心;知道林溪怕冷,
秋冬时节总是先一步用体温帮林溪暖好被窝;记得林溪看完悲伤电影后会长时间情绪低落,
便总会准备好林溪最爱吃的糖炒栗子,一颗颗剥好放在林溪手心,
再用一个个不着边际的笑话逗林溪开心。林溪也融入了顾晨生命的每一个缝隙。
记得顾晨思考时喜欢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记得顾晨偏爱哑光的黑墨水,
记得顾晨深夜工作后需要一碗清淡的鸡丝粥暖胃。顾晨的衬衫领口,
总是带着林溪常用的那款白苔与雪松香氛的气息。顾晨的设计稿上,
偶尔会出现林溪随手画下的一朵小花、一只飞鸟,成了最灵动的点缀。
他们的朋友笑称他们是“连体婴”。一次聚会玩猜词游戏,他们作为搭档,
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大杀四方,羡煞旁人。那种默契,仿佛不是培养出来的,
而是与生俱来。那是一种灵魂层面的深刻“刻印”。“刻几人在心窝”——于林溪而言,
不是“几人”,自始至终,只有顾晨一人。顾晨的眉眼,顾晨的声音,顾晨掌心的温度,
顾晨睡着时微蹙的眉头,顾晨成功时孩子气的得意……所有的一切,都像用最古老的卷草纹,
繁复而精致地,深深刻进了林溪的心窝最柔软处,成为林溪血肉和记忆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林溪无法想象没有顾晨的人生,就像无法想象心脏停止跳动。3凋零:江南花已凋落,
怎堪再斟酌然而,烟火之所以绚烂,也在于它的短暂。极致的幸福,仿佛预支了太多的运气。
裂痕最初微小得难以察觉。或许是顾晨越来越忙,接手了一个重要的地标性建筑设计项目,
压力巨大,加班成了家常便饭。或许是林溪的创作遇到了瓶颈,情绪变得敏感而易碎。
他们开始为一些小事争执。为顾晨又一次错过了约定好的晚餐,
为林溪觉得顾晨不再像以前那样关注林溪的画作,
为顾晨无意间的一句评价让林溪觉得不被理解……争吵的次数渐渐增多。起初,
争吵后的和好甚至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泪水、汗水、紧紧的拥抱,
仿佛通过撕裂更能证明彼此的需要。但次数多了,疲惫感开始蔓延。有些话,
出口的瞬间就造成了伤害,像钉子钉入木头,即使拔除,痕印也永远都在。真正的转折,
发生在那年春天。顾晨的项目到了最关键时期,整个人像是绷紧的弓弦。而林溪,
接到了一个大出版社的邀约,为林溪出系列画册,
需要林溪去北京进行为期数月的集中创作和对接。这是一个林溪梦寐以求的机会。
林溪兴奋地告诉顾晨,期待着顾晨的支持和欢呼。然而,顾晨在长时间的沉默后,
揉了揉眉心,声音里带着无法掩饰的疲惫和压力:“一定要去吗?要去这么久?
我的项目也正在紧要关头,我真的很需要你在这里……”顾晨的话像一盆冷水,
浇熄了林溪的热情。林溪原以为顾晨会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我需要这次机会,顾晨!
这是我的梦想!”林溪试图解释。“那我们的梦想呢?”顾晨打断林溪,语气有些冲,
“这个家,我们规划的未来,就不算梦想了吗?为什么你不能等我的项目告一段落,
我们一起去?”“等?机会会等我吗?顾晨,你太自私了!你的项目是事业,
我的创作就不是了吗?”委屈和失望淹没了林溪。“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只是……我只是需要你!”顾晨的声音提高了,带着烦躁,
“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我现在的压力?”话赶着话,越来越尖锐。
他们都太了解对方的软肋,攻击精准而残忍。顾晨说林溪只想着自己的艺术世界,